本文取自于《上班路上的心理学》
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刚刚踏入职场,在生活方式上,由悠闲的校园生活被紧张的职场打拼所替代,往往会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落差,迅速的角色转换会让大部分人无法适应,带来焦虑和压力,甚至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一般需要3至6个月的适应过程来完成角色转换和心理调适,在此期间你需要明白很多道理。
大学毕业生的“上班恐惧症”
顺利签了一家不错的单位,只等着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上班的小张,本该高高兴兴的,却陷入了焦虑之中。随着上班日期的临近,他变得烦躁不安。
另一位毕业已经半年的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自己整天觉得压抑、烦躁、憋闷,以致每份工作都做不久。毕业后短短4个月,他已更换了5次工作。后来,只要一提到上班他就充满恐惧,始终没有信心继续找下一份工作。
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报名时期,除了一些在学校中就立定志愿以考研为终极目标的求学者之外,还有很多半路出家的考研者投入到考研大军中。而这些半路出家的考研者,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工作两三个月的应届毕业生。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历练之后,很多职场新鲜人都对职场表现出了无法适应的恐惧情绪,患上“工作恐惧症”。因此纷纷将考研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渴望回到学校的净土。
他们都患有职场新人的“上班恐惧症”,什么是“上班恐惧症”呢?就是对上班或工作情景感到畏惧,上班时间越临近,这种畏惧情绪越强烈,心理紧张程度越高。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多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社会接触较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问题的人。有些已经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依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我们可以在各大论坛上看到不少这样的帖子:
“上班时就想到什么时候辞职;还没做,就打算做完试用期就辞职;一上班就想还是学校舒服。”这个帖子引起了不少共鸣者。有网友回帖说:“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要看到办公室里那一个个板着的脸就开始发愁,连晚上睡觉都会梦到工作中的点滴小事,每天都如同煎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相信这是许多人的心声。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害怕上班呢?没有做好就业的充分心理准备,无法以积极的态度融入工作环境,同时在校园里未涉及太多人情世故,以至于在工作中经常受到责骂,使得大批毕业生逃避工作,患上“工作恐惧症”。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对角色转变的担忧;对工作本身的畏惧;对人际交往的恐惧。究其根本,是职业压力太大。
刚工作的人都有新鲜感,没多久就产生厌倦,害怕上班,想放一个长长的假,甚至永远都不想工作。可生存的压力告诉我们不可能。虽然多多少少能找到点成就感,但入社会越深,发现人性越复杂,这个社会永远比想象的复杂,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丝毫不比电影里逊色。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单纯的大学毕业生们试图避开这一切,由此发展到害怕上班。
但是不工作又是不可能的,大学毕业生们该如何克服“上班恐惧症”,早日走上正常的工作生活呢?
第一,要调整认知。每个人都不可能老是停留在学生时代,早晚要走出校园,最终都要工作,每天忧心忡忡,无法改变任何事情。与其消极痛苦,不如积极适应。
第二,要多学习与人交往。体会交往的乐趣。交往既不可怕,又可以学习。同时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对上班的担忧上,想象一下上班后可能获得的成功和喜悦,帮助自己克服恐惧。
第三,充分放松。放松训练在很多书上都有介绍,可以自己学习训练。
第四,多求助别人。通常自己是无法克服恐惧的,总是试图回避。所以不要放弃自己,求助专业人士,比如职业指导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他们会从职业的角度出发,给你科学的指导。而且你不用担心,他们绝对会理解和尊重你。
如果你还是位在校学生,那么要提前为此做好准备,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学校就开始进行“预防”。对于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如果碰到问题,则完全可以和公司的人事部进行沟通。另外,职业专家还提醒,毕业生要学会确定阶段性目标,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训练自信心,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抗挫折能力。
所有患上“工作恐惧症”的职场新人,都一定要记住,不能以逃避作为面对问题的态度。调整心态,积极融入工作环境,才能帮你顺利度过这段转型期。
入职前的心理和角色转换
随着生活条件逐渐优越,很多职场新人在步入社会之前,大多生活无忧虑,在心理年龄上无法成熟。而步入职场之后,迅速的角色转换会让大部分人无法适应,带来焦虑和压力,甚至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小杨大学毕业了,她的父母找了很多关系才把她安排到了银行工作,一开始她还感到挺新鲜的,但没干多久,她就觉得这项工作太枯燥了,整天就是在数钱,没有一点乐趣,而且单位里经常举行业务考核,同事们都很刻苦地练基本功,而她十分厌烦这种“毫无创意”的练习,每次考核她总是落后于他人。一开始大家因为她是新人而原谅她,但时间久了,各种批评和议论就多了,她就怎么也不想去上班了。
后来,又是她的父母托关系走后门将她安排进一所小学教书。刚进学校时她觉得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一起,这项工作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失望了。她认为,学校里的压力也很大,学生不听话,领导不重视她,每天上几个班级的课内容都是重复的,她的一些想法被同事和领导认为十分幼稚不可行,这一切都使她情绪低落,工作越来越提不起劲来,应付了一段时间之后,她又向父母提出,她要换工作。
在辞去了第二份工作后,她对自己是否能正常工作产生了怀疑。“无论什么工作都那么枯燥乏味,都提不起我半点兴趣。”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一段时间过后,刚入社会的新鲜感慢慢变淡,所谓的“白领”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光鲜,因为一切生活的琐碎事项都要靠自己解决。以前以为不应该一个本科毕业生干的“低层次”的事一样也逃不过,吃苦受累已是在所难免,什么大学生的优越感,早已不复存在,研究生又如何?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也许这就是“磨炼”吧。干了几个月才知道,原来“外贸”“白领”不是那么舒服的活儿。往往刚毕业时我们都期望很高,恨不得一年奔小康,两年当主管,三年做经理,四年买车买房。可真的做起来就知道没那么容易的事,除非好运气都被你赶上……这是大部分职场新人的抱怨。
从学生生涯迈入职业生涯,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种角色的转换,需要跨过很多道沟沟坎坎。所学专业和工作不对口,跳槽的念头时时在脑中打转,可你又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干些什么;资深的同事总是差遣你干些无足轻重的杂活儿,让你觉得屈才;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你无所适从,渐渐变得不知如何与同事沟通……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成为职场新人们的心理障碍。
巴望着像鸵鸟般“躲”在校园的学生不在少数,但踏入社会终究无法逃避,关键是做好心理调适:
首先要明白,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虽然当前的大学生很清楚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但在工作上都仍然出现一些比较理想的想法,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规模要大,知名度要高,管理规范和成长空间大。然而现实却又有多少人能够进入大公司从事着高级的白领工作?即便是大公司在管理上也会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并不像你所想象的那么完美。更多的毕业生会进入一些中小企业去工作,在那里会有更多的这样和那样的不适应,也会存在更多的问题,特别是一般都会让大学生从底层的工作做起,从事一些简单和枯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与他们所想象的理想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于是,就会出现心理不适应。
其次,要试着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应变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你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社会人,心灵强大到足以面对生活给你的任何考验。
然后,还要增强角色意识。你将要进入新单位,应认清自己在工作环境中所承担的工作角色以及这个角色的性质、职责范围,弄清楚工作关系中上级赋予自己的职权和自己承担的义务。如果角色意识淡漠,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势必与新环境格格不入。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是Tele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