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只要勇于开始,永远都不晚
只要勇于开始,永远都不晚
1260
只要勇于开始,永远都不晚

本文取自《20~30岁,你拿这10年忙什么》

古语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我们总以为开始太晚了,就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日语班里来了一位老者。“您是给孩子报名的吗?”登记员问他。老人回答说:“不,是我要报名。”登记员愕然。老人解释说:“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同他们交流。”“您今年高寿?”“68。”“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两年后都70了!”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66了吗?”

老人学与不学,岁月终将流逝,然而,能够开心地和儿媳交流,可使老人获得更多的快乐。有了开始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事情往往如此,大家总以为开始太晚了,就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无论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抑或是迟暮的老人,都是按照岁月的年轮在前行,然而不同的是,有人主动站起来朝着自己的目标走,而有些人只是木然地躺着,全然不知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这就是有人年纪轻轻就可以取得人生的大丰收,有人活了一辈子却依然是

空白的原因:不曾开始便永远不会成功。我们常常在想有一天要去做什么、学什么,可是始终没有开始,总是觉得好像已经来不及了,这种借口一直以来阻碍着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向上的脚步,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借口太多。在人生中可以学会些什么、拥有些什么或追求些什么都很难得,所以千万不要画地自限,只要及时开始,人生随时都会有很多收获。任何事情只要你开始去做,永远都不会太迟,不管成败与否,至少对自己有个交代,努力过了便没有遗憾。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老人哈里·莱伯曼退休后,常去一所老人俱乐部下棋,消磨晚年时光。一天他又去下棋,女办事员告诉老人,他的那位棋友因身体不适,不能前来陪他下棋了。看到老人一副失望万分的样子,热情的办事员建议他到画室去转一圈,如果有兴趣可以试画几下。老人听了哈哈大笑:“你说什么,让我作画?我从来没有提过画笔。”然而在女办事员的坚持下,莱伯曼还是来到了画室。那一年,莱伯曼80岁,第一次摆弄起画笔和颜料。回忆起这件事,老人感慨地说:“这位办事员给了我很大鼓舞,从那以后,我每天去画室,我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退休后的6年,是我一生中最忧郁的时光,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等着走向坟墓更烦恼的事了。”从事了这项新的活动后,莱伯曼感到仿佛又开始了新的生活。提起画笔后,莱伯曼全身心投入,进步很快。81岁那年,他参加了一所学校专门为老年人开办的10周补习课,第一次学习绘画知识。第三周课程结束后,老人对任课教师——画家拉里·理弗斯抱怨说:“您对每个人讲这讲那,对我的画却只字不提,这是为什么?”理弗斯回答说:“先生,因为您所做的一切,连我自己都做不到,我怎敢妄加指点呢!”最后,他还出钱买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从此,老人更加勤奋了,对绘画倾注了全部的热情。4年后,老人的作品先后被一些博物馆和许多著名收藏家收藏。美国艺术史学家斯蒂芬·朗斯特里评价莱伯曼是“带着原始眼光的夏加尔”。在莱伯曼101岁这年的11月,洛杉矶一家颇有名望的艺术品陈列馆举办了题为 “哈里·莱伯曼101岁画展”的展览。有4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其中不少是收藏家、评论家和记者。在开幕仪式上,莱伯曼对嘉宾们说:“我并不认为我有101岁的年纪,而认为我有101岁的成熟。我要向那些到了60、70、80或90岁就自认为上了年纪的人表明,这不是生活的暮年。不要总去想还能活几年,而要想着还能做些什么,这才是生活!”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记住,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而且全力以赴、坚持不懈,那么只要开始,便永远不晚。苏格拉底临终前还在跟他的弟子若无其事地讨论问题;圣伊格拿修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还跟他的弟子们坐在一起学习,因为他需要而且希望学习。“晚”之于成功,恰如挥一鞭之于千里马。然而在一鞭打在身上之后,是飞奔向前还是继续酣眠,就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抉择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马不跨第一步,与驽马无异,彷徨、犹豫甚至气馁,只会让我们落后乃至失败。是做一匹真真正正的千里马还是由千里马堕落为驽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应该学会自己选择!

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

看过电视剧《士兵突击》之后,很多人记住了执着的许三多,很多人记住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作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做到在最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即使没有人看好你,也要给自己加倍的信心,相信成功会在终点迎接你。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四处翻找无果,于是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如果有人能够帮忙找到金表,奖励100美元。面对重赏诱惑,人们全都卖力地四处翻找,但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找到金表,于是他们开始抱怨,一会儿抱怨金表太小,一会儿又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最后他们相继放弃了100美元的奖励。而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有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难题。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当一切安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的“滴答”声更加清晰了。小孩寻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着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嘀答”声。成功的法则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执着,然而大多数人却没有坚持,甚至不屑于去做,于是成了成功门前的过客。年轻人大都好面子,喜欢谈成功的经验,而不喜欢讲失败的教训。因为谈起经验面上有光,而说到教训总感到心中有愧。其实,教训大可不必讳言,它与经验同等重要,应该引起年轻人的重视。

据一项心理学统计,一个普通的人可以忍受被拒绝和失败的次数通常以3次为限,但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可以忍受失败的次数是几次呢?答案是:无数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执着是我们共同的导师,缺少执着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但是执着不等于一味埋头苦干,也要学会巧干。例如,愚公移山,愚公的精神是好的,可是这种执着不被现代所提倡,总结规律,提高效率,这样做事的效果才是最好的。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成功就是屡败屡战,然后从每一个失败中寻找不足,把每一次失败的经验当成自己下一次成功的资本。所以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宝贵的人生经验,以乐观的心态、思考的眼光看待失败。反而是那些一向顺风顺水的人,没尝过吃苦的滋味,一遇到挫折和困难,便容易一蹶不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所以失败在所难免。我们需要记住先哲的一句话:“生命中的每个失败,每个伤痛,每个打击,都有其意义。当你正视失败,并把失败看做成功的基石时,成功就会降临在你头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在成功的路上,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理解你、误解你,甚至你的亲人也会反对你,不支持你。这时,你是放弃自己的梦想,顺应他人,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相信别人到最后一定会理解你?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今的年轻人,喜欢特立独行,如果把这种精神运用在获取事业的成功上,就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就是值得鼓励的。但仅体现在服装上的奇装异服和行为上的诡谲,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有一个部门经理,每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社会地位也比较高。但他发现了出租自行车给刚到北京的外国人逛胡同用暗藏着巨大的商机。而他选择的地方,就在自己公司的办公楼下,随时可能遇到上班的同事、上司,其中不乏自己的老同学。但他没有犹豫,第二天就向公司递出了辞呈。他说,最难熬的是第一天,他守着几百辆自行车,很多人都以为他沦落成街头看管自行车的人,还有同学好心地要给他介绍一份好一点的工作。那时,他特别尴尬。但想到自己的雄心壮志,还是忍了下来。不久,他取得了一些成绩,成为一个老板,他到处雇人帮他租车,开出的月薪超过了普通行业的几倍,而且也不需要更多的技术。由于大部分人放不下面子从事这份工作,他开始找那些从外地来打工的人为自己工作,自己则到处考察其他适合做这个生意的地方。就是凭借着这个小生意,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同事朋友们津津乐道的成功人士。他说,幸亏他当初不顾家人的反对、众人的嘲笑,坚持了下来,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希望获得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中的一个代价,就是遭受非议。只有获得成功,才可以让众人明白,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用成功去证明自己是阻止议论的最有效的方法。面对议论,我们要泰然处之,既不要夸大了议论的作用,也不要小看了流言的压力。顶住议论的压力,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的,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为所动,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性格软弱,容易动摇,一旦别人否定了他的想法和做法,他就会觉得自己可能错了,而这时一旦遭遇挫折,他就会退却。这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只听信了片面的劝告,而不能自己做出判断,就会摇摆不定,这是成大业的大忌。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听取他人的意见的同时更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怀疑自己获得成功的可能。没有人可以击垮你的自信,除了你自己。关键时刻,怀疑自己会让一个人功亏一篑。如果你确认自己的行为是对的,就要坚持下去,绝不动摇,不要听取负面的语言,那些否定你的语言,只会让你退缩,让你失败。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往往最信任、最尊重老师的意见,因此,他们说的话我们都是容易相信的,这就会变成我们的潜意识,不断地影响着我们。走入社会后,大家容易听信上司、同事的话,以此来博得他们的认同,因此,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始终会左右你,绝不会对你毫无影响。很多曾经的神童正是不断被人们怀疑的评论扼杀,变成了平凡人。也有很多人因为亲人的信任和鼓励,变成了卓越的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对我们的评论,却能够控制自己对别人评论的态度。当你面对“你以为你是谁”“你只是个穷人的孩子”“你不能”“你做不好”这些会影响到你的评论时,你要做到听而不闻,保持好的心态。当别人否定你时,自我肯定一句“我一定行”“我会证明给你看我能成功”,在每一句否定的批评后面,加一句肯定的自我鼓励,这样我们就会不断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年轻人一定要坚持自己正面的想法,不轻易接受负面的评论,不受别人负面看法的影响。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是Tele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

团队管理的十条核心准则:要结果,不要借口!
团队管理的十条核心准则:要结果,不要借口!
本文取自于《职场心理人际学》微信公众订阅号   1 明确的构架 任何一个部门的最重要的事情,是明确或者重新调整组织架构。架构的关键是:谁在什么位置,负责什么内容,一定要明确。 所谓“明确”的意思是:不允许两个人交叉负责!也不允许集体领导干涉!重点是不允许有模糊的领域! 出了问题,清楚谁应该承担责任。取得了成绩,谁的功劳也很清楚。 2 明...
1098 发布于:2023-01-29
人可以精,但不能阴
人可以精,但不能阴
本文取自于《实用心理学》微信公众订阅号   三分精明处世,七分厚道待人。 古语有云: “精,乃智慧;阴,乃邪恶。” 人生在世,可以适当精明,保护好自己,但千万别阴险做事,伤害别人。 如此才能问心无愧,安稳自在过一生。 01 算计别人,就是算计自己。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京城有一个洗衣匠,他的店铺生意很好,而他的邻居是一...
879 发布于:2023-01-29
管理好一个团队,必须先消灭负能量的人!
管理好一个团队,必须先消灭负能量的人!
本文取自于《职场心理人际学》微信公众订阅号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支足球队的成绩糟糕通常要首先追究的足球队总教练的责任,一家公司业绩不好追究的应该是总经理的责任,而一个团队的绩效水平不佳那么首先追究的是部门经理的责任。    &nbs...
945 发布于:2022-12-25
领导问“你对公司有啥建议”回答这三个字的人,都很危险!
领导问“你对公司有啥建议”回答这三个字的人,都很危险!
本文取自于《职场心理人际学》微信公众订阅号   在职场上,我们总是能遇到一些来自领导的送命题。 在吗?你觉得xx同事,怎么样?对公司有什么看法、建议? 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会怎么回复? 1. 小张啊!你来公司也有一段时间了,有没有什么看法、建议啊?”领导笑着问。 “没有没有,咱们公司挺好的,我没啥建议。”小张连忙客气答道。 “没事儿,说...
986 发布于:2022-12-25
领导有这4种特征时,说明领导是小人,要懂得甄别!
领导有这4种特征时,说明领导是小人,要懂得甄别!
本文取自于《每天学点HR》微信公众订阅号 对职场上从来不缺乏“小人”,不过,如果你遇到领导是“小人”,那你就得注意了! 当领导出现以下这4种特征时,就说明领导是一个小人,我们要懂得甄别,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在职场上生存。 而做一个好的领导,就要努力做到四点:出了问题不甩锅,不奚落员工,不拿下属当挡箭牌,不占下属便宜,这4点听上去很简单,但很多人却做不到,最终成为小人。 希...
1000 发布于:2022-12-25
成年人相处潜规则: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知理不争辩
成年人相处潜规则: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知理不争辩
本文取自于《不二大叔》微信公众订阅号 印度古代哲学家白德巴有一句名言,曾经流传许久: “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人与人交往,张开嘴巴就收不住的人,看似能说会道,其实最无成效。 能忍住口舌之欲,是成年人最大的聪明。 知人不评人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张和发小老李相约喝酒谈心。 酒过三巡,兴致正浓,老张问老李:“认识这么久,你觉得我有什么缺点要...
959 发布于:2022-12-25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够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够
本文取自于《不二大叔》微信公众订阅号   作家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写道: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是啊,不管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这一分钟都会过去,与其郁郁寡欢,不如嘴角上扬。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开心未必来自于一些具体的事,而是因为智慧不够,让自己陷入不值得的痛苦里。 人之所以不开心,是智慧不够 ...
1079 发布于:2022-12-25
为什么好员工走了?(深度好文)
为什么好员工走了?(深度好文)
本文取自于《HR职场圈》微信公众订阅号 我想,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离职”这件事,要么是自己离职,要么是同事离职,要么是亲友离职——为什么会想到去“离职”? 离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客观因素制约的,有主观因素衡量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认为恰当的理由。甚至,一些很好的人才、在上司眼中很有前途的人也会出现离职的现象。 是平台不好吗?是工资不够吗?是制度不合理吗?或者说,是这个人忠诚度不...
1048 发布于:2022-11-26
此网站将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为您带来更好的服务和功能, 相关信息已注标在了隐私声明使用条款。 你是否同意并继续使用此网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