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近因效应,说的就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与人接触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成为他人对你做出评价的重要依据。”
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最早始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钦斯于1957年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实验尝试》一文中提出的。卢钦斯选了两段描写一个叫詹姆活泼外向的性格,描写他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里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而另一段表现的事詹姆沉静内敛的性格,描写他放学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上阴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也不去打招呼。卢钦斯以不同顺序对这两段材料放在后面;另一种顺序刚刚好相反。此外,卢钦斯又将这两段文字分别作为独立的材料,然后把这四种材料给四组水平相当的被试中学生阅读,并让他们对詹姆的性格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是:在被试者中认为詹姆性格外向的百分比,以单纯阅读外向材料的一组为最高,为95%;其次是先阅读到外向材料、再阅读到内向材料的一组;比例为78%;而先阅读到内向材料、再阅读到外向材料的一组,这一比例为18%;至于单纯阅读内向材料的一组则为3%。数据说明,先阅读的那段材料对被试者就詹姆性格所做出的评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体现出首因效应的重要影响。
然后,卢钦斯又以另一种方式重复了前面的那个实验。具体的做法是,在让被试者阅读有关詹姆性格的两段描写材料之间,插入了一段时间间隔,并且安排被试者做一些与实验完全无关的活动,如做数学题或听历史故事等,接下来再去阅读另一段材料。这一次,实验结果与先前正好相反,这时对被试者进行的詹姆性格的性格评价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恰恰是后阅读的那段材料。这说明了近因效应的显著作用。
比如说,当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双方会马上忘记对方的好处,眼前只剩下“他(她)对不起我”这个念头,进而无法对对方做出客观评测。从此,越来越觉得对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使自己处于失望、委屈甚至是愤怒的状态。其实不止是夫妻关系,亲朋好友之间也容易出现近因效应,所以近因效应还有另一个别称:亲密关系的杀手。
在社会知觉中,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同时存在,那么,如何解释这种近似矛盾的现象呢?也就是说,究竟在何种情况下首因效应期作用,又在何种情况下近因效应起作用呢?
卢钦斯认为,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接收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事首因效应: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接收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这也就是对前面两个实验的解释。
另外,也有人指出,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是,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对于陌生人,此前的印象是一片空白,这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就尤为显著;对于熟人,由于相互之间有了较多的交往,彼此的印象也较为丰富,这时最近的接触情形就会令人印象深刻。
近因效应多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误解或者期望的事件无法达到的时候,这时人们的思维比较狭窄和片面,难以掌控自己的行为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发生这种情况是,我们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说话要慎重,谦让大度一些,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等到双方情绪缓和的时候再进行沟通和交流。近因效应还告诉我们,待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以免给人留校不良印象,影响自己的形象,即便是很了解你的熟人,也会因为你最近差劲的表现而降低对你的评价。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是Tele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