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作 者 | 棠雪 资深职业规划导师
近日,关于“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重要吗?”的话题引发热议。
毫无疑问,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应届生从学校进入企业,本就是人生的重要转折;
从学习者转变为价值贡献者,从共享学习资源到争夺职场资源,都会在第一份工中切身体验。
这对整个职业生涯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芊芊是云南大学的毕业生,专业是柬埔寨语,选专业时想着小语种薪酬高又好就业。
不曾想,大四时去柬埔寨交换学习了六个月,却根本无法适应那里的气候和饮食,身体频出问题。 毕业后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坚决要留在本地发展。为了快速就业,她选择去当地一家茶行做销售工作。三年来工作不温不火,每月拿着4500元底薪,浑浑噩噩度日。
直到前不久的同学聚会,看到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才后悔错付了三年时光。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开端,直接关系到良好职业习惯培养、人脉资源积累,并影响着未来职业发展的路径。 在选择工作时,作为新人会迷茫、会彷徨,难以抉择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听取专业的职业建议、科学地分析行业前景及企业发展阶段,是选好第一份工作的关键。
01为什么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1、影响职业习惯培养,塑造职业化行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集团做招聘专员,主要协助经理做简历初筛、面试邀约及基础数据分析等工作。
看上去是低门槛重复作业,但一遇到校招安排,我经常处于濒临崩溃的工作状态。
除了要花时间对各大院校的毕业生源进行数据分析、物料对接及行程比对外,最可怕的是HRD每周都要召开项目推进会。
每次汇报我都洋相百出,没有重点、逻辑不通、缺乏数据支持等这些毛病都犯过,感觉毫无进步。
直到后来HRD跟我做了一对一面谈,分享工作汇报中PREP原则,讲解工作中学会提问和及时反馈的重要性,要我把这些牢记在心并在工作中刻意训练,形成职业化的行为规范。
P(先说结论)R(数据依据)E(强化印象)P(重申结论)
在面对第一份工作时,每个人都是纯洁的白纸,习惯性根据遇到的人、事、物去定义工作的标准化和职业化;
而良好的职业习惯会让工作开展得心应手,在职场更容易被“看见”,也更利于职业风格的塑造。
2、影响职场人脉圈层,积累社交影响力
在热播电视剧《流金岁月》中,蒋南孙(刘诗诗饰)为替父亲还债,毕业后选择去一家不规范的小公司工作。
她的小姨戴茜(袁泉饰)说:
“人生就是这样,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你本来是一把锋利的刀,待在这样的公司,马上就会变成废铜烂铁,功夫全废了,到时有你后悔的。职场黄金期没几年的,跟对人,学到本事,比赚钱重要。”
职场是一个强人脉关系链的社交场景,你的领导、同事、客户等都是无形的社交资源。
当你的工作伙伴都在谈论梦想和目标,并切身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时,相信你也不会无所事事空虚度日;
而当你的工作伙伴每天讨论着如何不择手段赚快钱,亦或紧盯蝇头小利,议论哪家超市的货品正在促销打折时,你想出淤泥而不染也挺难的。
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了职场人脉圈层的起点,选择与一群优秀的、靠谱的人同行,这对职场快速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3、影响职业发展路径,为职业目标背书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大学毕业就加入金山软件,成为公司的第6号员工,先后从技术开发经理、软件经理转型为高级管理者。
他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16年,直到金山股份改组,成为金山总裁开启高管生涯。 这个职业发展路径,完美地诠释了从技术到管理的成功转型,这为后期他在电商、科技领域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选择第一份工作前,要做好职业准备期,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爱好、可利用资源等,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 清晰认识专业线、管理线、自主创业线等不同要求,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优先选择规模化、规范化、门槛高的企业去学习煅炼。
职业发展路径并非一成不变,而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出现不同的机遇。
职场新人需要做到及时调试职业心态,让第一份工作走得踏实稳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路径呈阶梯状线性延续,成功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好背书。
02选择第一份工作前,应该考虑哪些要素?
1、听取职业建议,要“参考”而非“遵循”
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2》中,贺鑫磊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的在读硕士,还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单从简历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上看,是符合君合律所的招聘要求的。
在面试环节,她提到自己考了公务员,但实际上对职业发展还没有想好,更多是父母希望她去当公务员,直言父母的意见占比60%。 结果不出所料,她当场被淘汰出局。
麦可思公司在《大学生就业观研究》中表明:面临求职的毕业生中,64%在职业选择方面都会听取父母和亲戚的建议。 这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害怕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在他们的认知中,长辈的意见是可信的,往往是无条件遵循去做。
实质上,在求职过程听取他人建议是正确的选择,但不是“遵循建议”而是“参考建议”。 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不同,选择参考有见识、有方法、有人脉的人给出的建议,学会从“他视角”来深度认知“镜中自我”;
有意识地规避认知盲区,科学评估自己的优劣势,由自己做出职业选择,这才是对职业负责任的态度。
2、判断行业前景,选“朝阳”而非“夕阳”
安娜是去年的应届毕业生,在同学们都扎推瞄准高薪的地产行业时,她却胆大出奇地选择去了新兴的直播行业,成为直播运营人员。
每天与直播带货、短视频剪辑、网红变现等打交道,前期主要以学习为主,收入不高且工作量大,总是遭到朋友和家人的质疑。
但她不为所动,坚信这会成为发展的趋势,每天定投时间在行业知识学习上。
她用一年时间基本摸清了直播的运营规则,孵化出不少流量帐号,收获业务提成翻倍,还有幸成为小团队的管理者,前不久还收到猎头公司的挖角信息。
学会分析行业发展前景,是选择第一份工作及其重要的环节。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和运营规则,对于应届生来说,入行容易转行难。
从职业的就业容量和发展规划上看,优先选择朝阳行业持续深耕,更容易获得职业成就;相较选择夕阳行业,发展遇到瓶颈后再考虑到转行,机会成本也远大于沉没成本。
3、评估企业发展,要“人企匹配”也要“人岗匹配”
在《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中,苏世民谈到自己的求职经历。
他当时申请了六家公司,最后在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两家之间抉择。
摩根士丹利当时是世界上最有盛名的投资银行,等级文化老套古板。面试官很欣赏苏世民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数据的精准把握,并当下就给出offer。
但面试官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要他改掉身上自以为是、狂热激进的个性,因为这与他们的公司文化不符。
苏世民对此表示不能接受,最后选择去文化自由开放的雷曼兄弟。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雷曼的煅炼让他成了一个如电话交换机一般的人,出色地实现职业价值。
职业人有自己的成长曲线,而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不但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还要分析目标企业的岗位说明书,用自己的能力与岗位需求去匹配,有超过80%的条目符合就可以放心投递,这样能提高求职成功率,也更利于职业长期稳定发展。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和同龄人的差距从第一份工作就注定了。
作为职场新人,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标目标企业和岗位,理性又审慎地做出工作选择,助力打好职场的第一仗。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是Tele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