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自于《一亿赞》
我在学习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大部分的人是非常憎恨自己的失败的。大多数人为了逃避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可以做任何事。我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奥数很厉害,人也很聪明, 然而他下象棋却不那么厉害。
有一次,他和班上象棋玩得最好的同学下象棋,棋子被吃到只剩下“光杆司令”之后,他恼羞成怒推翻了整个棋盘,且此后再也没有和同学下过象棋。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即使奥数再好,在下象棋这件事上也几乎没有发展的可能性了。求学、求知的路上,我们可能遭遇的失败有两种,一种是在“筛选机制”中的失败,比如在高考、考研、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法考中的失败。这种考试的目的,就是筛选出适合的人。大家都知道这些考试是非常残酷的,好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还有一种失败,是在“巩固和反馈机制”中的失败。比如在小测验、单元自测、期中考试、市质检、省质检等考试中的失利。这种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反映你所掌握知识的情况、你和别人的差距,以及你的弱点和优势在哪里。这种考试往往不是为了筛选。
惧怕第一种失败情有可原,惧怕第二种失败没有必要。而那些学习很难学好的人,往往既怕第一种,也怕第二种。大部分人为了避免自己任何程度的失败,可以做任何事。我曾经问过一个司考(现在更名为法考)考了好几次还没有考上的人:“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真题做了几遍?”他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真题没有做几遍。”“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做真题不如听课明白。”但是,做真题你才会知道自己的知识盲区在哪里,而光听课的话你只会被“我已经懂了”的幻觉笼罩。你害怕在做真题时感觉自己是个笨蛋,是个努力学习、认真听了课还不能自如运用知识的蠢材,所以你干脆不做任何真题。
事实上,你就算真题做5道错3道,这除了打破你脆弱的自尊心,又能影响你什么呢?越不会学习的人,越怕承认自己失败。越会学习的人,越明白失败只是暂时的,要积累足够多的失败,才能在未来的关键性筛选考试中做到万无一失——有句鸡汤其实不无道理:“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主动寻求失败的前提是,你要不惧怕被失败证明你的弱小。虽然这可能很丢脸。另一个案例是一名高中生。她初中时成绩很好,中考考上了所在城市的重点高中。
但是到了高二时,她的英语和数学成为明显的短板,也是因为这两科拖后腿,她的成绩直接从高一时的前几名掉到全年级200多名。数学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有一次月考时她忘记了背面也有题目,导致以后考试总是有强烈的答不上来题的感觉。至于英语,她告诉我,她看了好几遍单词还是记不住,觉得自己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所以这两门科目,每次作业都放在最后去做,或者干脆不做。
我告诉她说,你知道我高中英语单词书翻了几遍吗?你知道我阅读做了几篇吗?我排队吃饭的时候在背,等公交在背,课间休息还在背,你看了几遍记不住单词有什么关系?看几遍记不住单词难道就能证明你很笨吗?
她觉得记不住,就是失败了;一遍记不下来,一次做不出题就是失败了;一次月考考不好,就是失败了。所以她避免做任何事来证明自己是真笨,努力了还达不到要求。我问她说,你知道你们学校考多少名才能去985、211吗?她说她不敢了解。我问她,你知道“学霸”们考砸之后是自暴自弃还是更加努力吗?她说不知道。她不敢列计划,不敢学东西,不敢了解自己的位置,为了避免失败能做任何事。
而我发现,那些所谓的“学霸”,自测练习做得最多。他们不害怕失败,他们知道单元考、月考小测性质的失败是一种自我督促和检测。其实他们只是比你努力,比你懂得“认识自己”而已。所以对大部分所谓“不会学习”的人来说,只要懂得阻碍自己的最大因素是“努力不足,主动失败不够”,而不是“智商欠费”,便基本会和从前的自己判若两人。
我认识很多学习不好的人,但是我知道他们智商和我一样,可是他们不愿意正视自己,不敢触碰可能的失败。我们把失败当作一种试错,他们把失败当作一种对智商的否定。所以我们在试错中一步一步成为“学霸”。而学习很难学好的人,会在失败中一步一步走向自责。所谓“会学习的人”,可能只是努力尝试比你多得多,在自测试错的体量上比你大得多而已。在和他们比较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是不是每次都在“被动失败”,而不是主动去试错。勇于“主动失败”吧,别等失败主动找你。
透过现象,找到你自己的“本质方法论” – 风墟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抓住其背后根本性的运作逻辑,能够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后果,而不是被事物的表象、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影响了判断。拥有了这种思维方式,你才不会浪费时间在网上和别人“对喷”,看问题做事情始终不在点子上,才不会总在做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的事情。
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是“本质方法论”:从与大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相反的、更为实用的角度对“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分析;一个是“分清边界”:可以看作是对“透过现象看本质”中的“本质”是什么的分析。
一、本质方法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种表述,暗示着我们通常认为观察事物的过程是先看到现象,然后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但现实往往是与之相反的:一个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本质方法论”,他所习惯的就是运用这套方法论来解释所有事物。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他是先看到“本质”,再去分析表象。那我所谓的“本质方法论”指的是什么呢?本质方法论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而总结出的一套个人哲学体系。这套哲学体系,在个人的生活中经历了反复验证和不断改进,直至成为一种可以完美解释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的理论模型。那么他的这套理论,也就是他的本质方法论。在心理咨询中,每个流派都有它自己的“本质方法论”。
比如精神分析法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就是移情、力比多、攻击驱力、自我、超我、本我等;认知疗法“看到的”就是认知模型、自动思维、不合理信念等;人本主义“看到的”就是潜能、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协调等。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本质,而是先有了“本质方法论”,再来分析现象。如果你去分析现象的话,你会发现这个现象有无穷无尽个分析角度,而且每一种角度你好像都能总结出它的本质。但问题是,我们有必要把现象的所有本质都分析出来吗?
答案当然是没必要。有人接着会问:那这样的话,你看到的所谓“本质”不就有局限性了吗?那还能称之为本质吗?正是因为有局限性,所以这样的本质才更为“实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是为了“实用”才会去“看”。和我们核心目的无关的所谓“本质”,对我们而言,就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在分析现象上耗费太多精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对这个世界所关注的点、关注的领域是不同的。
商人关注的是商业的运作规律,政客关注的是权力的运作规律,心理咨询师关注的当然是心理的运作规律。在这里,不同的人所关注的运作规律并非全然不相干,只是他们所持的立场与角度,和洞悉了某一本质之后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比如“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是一条本质规律,那么商人就会利用这条规律在文案、商品摆放、销售话术等方面激发消费者的攀比心理,令他们更愿意掏钱。所以这条规律对商人来说,就是“赚钱的策略”。而心理学研究者则可能会把这条本质规律告诉身边人,提醒他们不要因攀比而冲动消费。这条规律对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就只是有关人本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有时候即便看透了本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重点在于你要怎么去用这些本质规律。支撑你把所看到的本质规律利用好的前提,是你有自己最基础的“本质方法论”。比方说你想经商,那你就要先懂得赚钱的基本原理,然后你才能知道“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条本质规律,进而思考要去怎样利用,怎样设计,怎样引导。那怎样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呢?其实我在一开始就已经说过了,它包含四个步骤:学习→实践→复盘→优化你要先学习前人的经验,不管有没有真正理解,都要先搭起你对这个领域认识的一个基本框架;然后再拿你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去实践应用,在实际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取更深的体验和更透彻的理解。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有自己主动复盘,才能彻底将你的实践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也只有复盘,才是你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新知的最佳途径。
有了新经验、新知识之后,你就要将它们与你的旧理论进行整合优化,然后再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重复进行这些步骤,直至你的个人哲学体系越来越趋于成熟。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早就憋不住了:你这不说的都是废话吗?谁不知道要学习、应用、反思再优化啊?能不能说点儿新鲜的?
但问题是,你这样做了吗?多少年来一直有人持续不断地想寻找“真正有用”的成功学,我觉得他们其实真正想找的是一种“不用努力就能够成功”的成功学。一个人能够不断成长,本质上依靠的就是这四个步骤而已。
二、分清边界
上文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指的是一个人用他的本质方法论来分析现象”,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是什么。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清边界”,毛主席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实事求是”,我的前总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类”。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命名,想要表达的含义都是一样的:将现象的各种要素拆分归类,剔除掉无关的因素,那么剩下的那些因素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举一个例子:我和孙雷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了,我俩的感情非常好,甚至好到一起上了战场,我们愿意为对方挡子弹的程度。去年我俩去月球旅游,碰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邀请我们加入基督教,我俩拒绝了。爱因斯坦就变成了一只电热水壶,扬言要弄死我俩。
我俩就赶紧跑,我跑得比较慢,电热水壶快追上我了,眼看着我就要被电热水壶给烫死了,孙雷为了救我,转身和电热水壶搏斗起来,不幸失去了一条腿。回来后我和孙雷关系更好了,他为我丢了一条腿,我觉得特别亏欠他。适逢美国大选,我支持特朗普,他支持希拉里,我俩谁都说不过谁,我就把他打死了。但我心里对他很愧疚。昨天我收到一条短信:你好,我是希拉里,我现在逃到了加拿大,我在美国的13000亿美元的资产都被冻结,现在需要你给我打5000元人民币作为解冻资金。如果你帮了我,我就带你一起推 翻 特 朗 普 , 并 封 你 为 美 国 军 事 主 席 , 我 的 卡 号 是 :×××××。
请问,我应该相信这条短信吗?很多人看完这个例子都会觉得这太胡扯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像我所举的这个例子中的当事人一样。想提出一个问题,却做了很多无意义的前提介绍;想论证一个命题,却提到了很多和命题没有逻辑关联的内容。我们在看上面这个例子的时候,应该都能知道:是否要相信这条短信只取决于短信内容的真实性,而和“我”与孙雷的关系、爱因斯坦、“我”与孙雷各自支持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人在评价演员时,强调的不是演技而是“人品”;考虑要不要和老公离婚时,不看自己能否忍受得了他的家暴,而是顾忌老公曾借给自己父母一些钱。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质很复杂,我们需要花费时间整理才能看到它,而是问题的本质已然非常清晰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而很多人却似乎根本看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却在那些根本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百般纠结。
看不到本质所在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没有边界意识的人,无法分清楚两个事物之间的“有效逻辑关联”和“泛逻辑关联”的区别。比如在“要不要和老公离婚”这个问题上,“你的老公在家暴你”这一点就和问题有着直接的“有效逻辑关联”;“你老公曾借钱给你父母”“你老公是战斗英雄”“你老公拯救了人类”等这些就是和问题有着“泛逻辑关联”的要素了。“泛逻辑关联”指的是:某一因素和主题有着宽泛的、不重要的逻辑关系。但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会令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从而形成思维干扰。但在具体问题上,单单具有泛逻辑关联的因素,本质上等同于没有任何关联的因素。比如我们设置一个主题为:“演员××”。我们再设置与此相关的两个因素:“××很帅”和“××很爱装”。那么当我们在讨论“××的颜值”这个话题时,“××很帅”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很爱装”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你不能因为你个人不喜欢××,就在我们讨论××颜值时拿他的人品来说事;当我们在讨论“××的人品”这个话题时,“××很爱装”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很帅”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你不能因为喜欢××,就在我们讨论他的人品时,拿他的演技和颜值来助阵。当然,现实情况往往是人们根本不顾前提条件和问题的出发点,只是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因素,就马上凑过来各说各话。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人,在讨论演技的问题下评论人品;在讨论国家强大的表现的问题下讽刺国家的“软弱”;职业选择时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而只想着怎么讨父母欢心。到这里我可以解释清楚我所表达的“分清边界”的含义了:“分清边界”就是确定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中,哪些是和主题相关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泛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无逻辑关联”因素。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因素和“无逻辑关联”因素,那么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要探求的“本质”。所以在这里,要探求本质,“确立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主题通常指的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或是我们要论述的一个“命题”。确立主题就是确定探求本质的“角度”,有了角度,才有出发点,否则你会陷入无意义的混乱分析,看似得到了很多结论,但这些结论并没有什么价值。
三、总结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一个人先有了他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再用这套方法论去分析现象。一个人的“本质方法论”是为他在生活中的实用性目的服务的,这样的个人哲学体系必然有其局限性。但正是这种局限性,使得他在看问题时能够更加专注,更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形成个人“本质方法论”的方式在于“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这四个步骤的反复运用。探求本质的前提是“确立主题”。有了主题才有了可入手的分析角度,进而才能得出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结论。确定主题之后,对问题的分析就是:将这一问题相关的各个元素进行归类,划入“有效逻辑关联”因素、“泛逻辑关联”因素、“无逻辑关联”因素等类别。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因素和“无逻辑关联”因素,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在探寻的“本质”。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资讯,请关注我们的面子书 (https://www.facebook.com/3rdplanetnews) 或是Telegram。如果你有什么提议的话,欢迎通过各种平台与三三联系。祝大家天天好心情,生活愉快,不要为了还没发生的事而烦恼。